站在当下,回顾来时的路,发现自己在每一次事与愿违中累积跬步。那些看似与理想毫不相关的事件,造就了我更为完整的人格,使我能够见识到更广阔的江海。
刚刚回到UC攻读政治学博士学位的徐浩伦在回顾过去八年的生活经历时说道。
从校园到职场,再回到校园,角色的不断转换,对他人而言或许稀松平常,但在徐浩伦看来,这是一段充满探索与坚持的旅程。
今天,让我们通过小编的采访,一同走近这段充满奋斗与坚持的故事,了解背后的那份执着与热忱。
你为什么选择来UC读硕士呢?
本科毕业之后,我申请了政治学和国际关系相关的硕士项目。当时,UC的招生老师通过邮件联系了我并向我介绍了当年新开设的国际关系和外交硕士专业。在与项目负责人联系后不久,很快我就收到了来自UC的录取通知书。没记错的话,我当时正在奥克兰Takapuna海滩散步,原以为学术生涯将告一段落,没想到却收到了UC的录取通知书,开启了新的篇章。
你为什么想要攻读硕士呢?
我在本科学习期间感受到了新西兰的老师除了在学术方面认真负责,在生活上也对我帮助了很多。在本科的时候,逐渐意识到学术工作的崇高与纯粹,就萌生了想要从事教育工作并继续深造的想法。于是我来到了UC攻读硕士,在UC学习期间,我不光学习到了很多知识,还收获了很多美好的回忆。并且这段在UC的硕士经历也成为了我毕业后进入北大工作的敲门砖。
太棒了!为什么你会说在UC的经历会成为你去北大工作的敲门砖呢?
当时我刚毕业,看到了一份很喜欢的北大的工作,申请的人很多,我那时候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申请的,但是很巧的是,当时面试我的办公室主任在不久前刚刚去过UC进行校际访问,UC和基督城都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因此,当她看到我简历上写着 ‘坎特伯雷大学’的时候,她决定给我一个机会,试一试,所以才决定录取我。
一眨眼你毕业都五年了,这五年你的工作生活是怎么样的呢?
刚毕业的时候,我本来没想过会在国内工作,更没有想过会进入北大。但是机缘巧合下,毕业后我先是在北大参与了海外社交媒体的运营,之后又去了苏州,在西交利物浦大学参与了媒体运营的工作。这两段在大学工作的经历更加坚定了我继续在学术方面深造的决心。这五年的工作经历,让我明白生活本就平凡,我们更应脚踏实地,向前辈看齐,向理想靠近。
我们也看到你这五年的工作履历十分的优秀,那么是什么让你放下这一切再次成为学生,选择回到UC攻读博士呢?
如果说北大的经历让我种下了继续深造的种子,那么西交利物浦大学的经历更是将我推回“读博”这条路的加速剂。在西浦的这两年,许多学术老师都认为我应该去读博,否则将来可能会后悔。最终,在与父母商量过后,决定回到UC,跟我的硕士导师继续读博,追逐我的学术梦想。
作为又回到UC的学长,你有什么想要送给学妹学弟们的话吗?
我给大家的建议就是,好好利用学校资源,多参与校园社团活动,提升自己的人脉网络和工作能力。学校里有很多免费支持学生学术和职业发展的部门,也有免费的讲座让同学们掌握学习技巧、了解学术资源。和我一样有运动的习惯的同学,学校的健身房对学生免费开放,大家可以来体验一下。
最重要的是,大家可以多探索新西兰社会的多元性,多与不同国籍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丰富留学体验感,开阔视野,成为一名世界公民,朋友遍天下,自己也更文明更自信!
关于MIRAD
Master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Diplomacy
国际关系和外交硕士
课程时长:一年
学历等级:9级
开学时间:2月
入学要求:
- 大学本科四年加权均分75%;
- 雅思要求总分6.5,单项不低于6;托福总分90,小项不低于19;PTE 总分58,各小项不低于50.
- 专业研讨会:必修课程包括专业研讨会系列,提升实践与学术结合。
- 独立研究:课程包括完成独立的大型研究项目,锻炼研究能力。
- 跨学科资源:利用UC各学科的教学与研究优势,如政治学与国际关系系、历史系和法学院等。
- 研究资源丰富:例如UC的国家欧洲研究中心和太平洋研究中心等。
- 实地考察机会:参与去惠灵顿国会的实地考察,与外交部、国防部等高级官员交流,拓展职业网络。
浏览UC中文官网
cn.canterbury.ac.nz